以下是我觀察到的一些小小的狀況
當然.許多的情形是因人而異
只是剛好有一些狀況發生
讓我們覺得可以採取不同的方式
讓家長與孩子可以互相學習
這是我寫給家長的信 有些言詞也許太強烈了 覺得很抱歉
也許我一時之間找不到更適當的辭句來形容
不過我們遇到的狀況也許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思考思考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親愛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嬤:
經過這幾個月的觀察,我們發現在家長參與的過程中,
孩子的創作似乎會受到一些影響…。
當初讓家長可以參予創作的本意,是讓尚未適應的孩子,
可以藉由家人的陪同,對環境產生安全感…,
但最近發現,家長之間的閒聊、或在課堂上對孩子的管教,
不僅看見孩子的情緒及反彈,似乎也影響到其他孩子學習的權利。
藉於此,我們發現,該是讓孩子學習獨立上課的時候了!
讓孩子獨立上課的好處是:
1.孩子面對的對象就是老師,比較單純,不會混淆孩子的認知。
基於藝術創作為重點的立場,老師們會給孩子較多的空間、時間,
畢竟學習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,尤其是創作這件事。
而我們希望的是讓孩子在這個空間氛圍裡,
對創作產生興趣、對自己產生信心與成就感;
而家長看在眼裡的幾乎都是規矩、有沒有聽老師的話、作品的完整性…等等,
當老師說:『沒關係,你都可以試試看!』的時候,
家長卻指責著孩子說:『老師在說,你有沒有在聽!』
這兩種不同的指令,的確會讓孩子在學習上產生一些困擾。
2.孩子真正有機會自己去學習團體生活。
在家長的陪同下,孩子有大部分的時間都被「看」著,
不可以這樣、不可以那樣、要有禮貌,
有時候孩子也會仗著家長在身邊而不願意做一些事情,
我想,就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孩子吧!
這樣一個自由的創作空間,是他最好進入同儕團體的時機,
尊重他人及同理心亦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點,
而我們希望孩子在每一次每一次的溫柔對待中,
慢慢發現與人相處的道理跟默契。
我們會給孩子較多的時間跟空間,因為學習本來就急不來,
我們也希望家長能相信孩子,相信他會長大,
給他多一點的耐心等待!
3.乾淨的學習環境。
因為只有一個聲音,所以孩子會更專注於此,
老師就像在表演舞台上一樣,說台詞的一次只有一個人…。
其實看見家長們放鬆的聊天,也是我們樂觀其成的,
只是當課程在進行時,有時的確會阻礙或干擾上課的品質,
我們只是希望孩子能更focus在老師的引導或講解上,
讓他們更快進入課程當中。
4.孩子有更自由的創作空間。
家長有時會過於著急,希望孩子畫一些他們看的懂得畫面,
然而孩子這個階段的發展,真的並非如此,
具象的東西會隨著他的感知慢慢的形成,
若在這時硬要叫他畫一個大人看的懂的花瓶、一顆大人看的懂的蘋果,
有時反而會讓他失去自信,不知如何下筆。
他的手、心、眼的協調,尚在摸索當中,
塗鴉是一個讓手跟著心,畫出想要的線條的一個過程,
練習越多,孩子就越能夠控制他自己的手的動作,
所以就給他吧,就滿足他吧,
這個過程再多都不嫌多,你會發現孩子的能力只會越來越好!
我們知道,家長對孩子的擔心及照顧永遠都不會停止,
但有時後適度的放手,你會發現反而是孩子反過來照顧妳。
因為我們的孩子,正在慢慢的長大…
因為你的相信,孩子有機會去跌倒,所以他也學會如何站起來了
因為你的相信,孩子有機會去與人摩擦,所以他也學會如何溝通相處了
因為你的相信,孩子學習到你看不見的能力,準備踏出他自己的第一步…
因為你的相信,所以孩子也相信自己
因為你的相信,責任感油然而生
因為你的相信,孩子變的更有自信…
所以,讓我們一起相信自己,也相信我們的孩子,給他一個學習的機會吧!
哈哈老師
- Dec 12 Wed 2007 18:47
獨立的需要 [ Independence ]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